2022年5月31日,財政部等四部門發布的《關于擴大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范圍等問題的通知》中,首次將“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制作業”列入了擴大實施緩繳政策的困難行業名單,一時間廣電行業為何成為特困行業、又如何走出困境等成為了各界持續熱議的話題。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眲傔^去的2023年對傳統廣電行業而言無疑仍是奮力拼搏的一年,業務層面上也在積極緊抓新機遇,以廣電傳輸域的有線電視網(或廣電網絡)而言,其作為傳統廣電最突出的一方代表,通過中國廣電的統籌引導下持續深化推進了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與廣電5G一體化工作。關于廣電5G與“一網整合”先前已做了兩篇專門的盤點文章,因此該篇則專注于過去一年中廣電系的新業務架構及新嘗試下的一些重要成果。
業務補齊:廣電四大業務平臺全新上線
借助于早些年前“三網融合”的政策支持,廣電系也一直在著力拓展業務資質,而近些年中國廣電方面其實已經獲取到了互聯網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因特網接入服務業務、呼叫中心業務、第五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等多方面的電信業務資質,而固定通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則在2022年12月也順利獲批。
2023年1月舉行的中國廣電年度工作會議中,時任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楊小偉明確指出,廣電網絡行業要加快建成廣電5G業務網、固定語音業務網、互聯網業務網、廣播電視業務網等四張全國性業務網的具體要求。隨后的6月30日,中國廣電全國固定語音業務網、互聯網骨干網(CBNET)、內容集成播控平臺終于宣告正式開通上線,標志著廣電網絡具備承載國家文化專網的基礎能力。同時,基于一體化管理以及“四大業務”的全新加持下,中國廣電成功實現了“1+4”運營管理格局的最終形成。
2023年上半年,在包括北京、上海、江蘇等地廣電固話語音試點打通的基礎上,下半年則進入了試點商用階段,包括北京、上海、湖北、江蘇、新疆、甘肅、安徽等地都在適當的推進固網語音業務。當然,整體發展來看,包括三家電信企業的固話業務其實是在下降的,如2023年固定電話用戶總數為1.73億戶,全年凈減608.8萬戶,完成固定語音業務收入185.3億元,同比下降了下降8%。
但要注意的是,固話業務仍具備一定的規模效益,而其所牽扯到的多方位政企市場資源才是廣電系所考慮的重點領域。另外,三家運營商每年仍在固定語音業務網的新建及投資方面給予大量的資金資源支持,也能側面反映出該業務價值度不應該完全由C端市場持續下降的表象來膚淺衡量。
中國廣電互聯網(CBNET)其實已是持續推進多年的項目了,其是依托現有有線電視網絡設施、廣電5G網絡和互聯互通平臺,建設的一張覆蓋全國31省、市、自治區的IP骨干網絡。重要意義在于通過中國廣電互聯網建設,實現廣電行業資源整合及媒資集約化發展,進而大幅降低流量結算費用,并提升了廣電系跨區域業務調度能力。
而中國廣電內容集成播控平臺是完全自主研發建設的,采用了全新的SaaS化系統架構?;谥袊鴱V電的基礎能力中臺,可支撐廣播電視業務、網絡視聽業務、終端播控業務和行業播控業務,向上承接廣播電視機構、內容版權方、視聽內容機構、公共服務機構等內容合作方的資源接入;向下支持省市網絡公司靈活的業務創新,可覆蓋到電視、手機、車載屏等多種類型的終端。
行動優先:緊抓行業整治契機,廣電服務宣傳進社區
過去一年間廣電系統聯合相關部委著手推進了一件惠民要事落到了實處,那就是全行業廣泛進行的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
根據官方的通報總結,截至2023年底,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第一階段工作圓滿實現“開機看直播、收費包壓減50%、提升消費透明度”的目標。全國實現開機看直播的有線電視用戶達到9249.5萬、IPTV用戶達到1.92億,基本實現具備升級條件的終端全覆蓋。
全國的有線電視和IPTV開機廣告也已全面取消,有線電視和IPTV開機時長從治理前的最多118秒減少到不超過35秒。各類收費包大幅壓減50%以上,其中有線電視壓減72%,IPTV壓減79%,互聯網電視壓減55%,單個終端由治理前最高的86個收費包壓減到現在每個終端都不多于6個收費包。
借勢這次聲勢浩大的行業整治行動,廣電系也抓住了時機緊密配合部委工作宣傳,特別是同步廣泛的向收視用戶群進行廣電網絡的“正身”宣傳引導,讓更多的廣電有線離網、游離用戶認識到有線電視的服務優質化及便利性。中國廣電也恰當的于9月啟動了“廣播電視服務進社區”活動,各地省網公司重整旗鼓開啟了上門服務,將廣電有線的真誠業務服務能力傳遞給了社區居民。
而當年稍早前,像中國廣電甘肅公司董事長郭智強也曾親力親為帶頭開展離網用戶走訪活動,以實際行動同用戶交流并詳細了解用戶對廣電產品的意見建議等,也能針對性的進行研究總結。另外,各地廣電有線也能適當地利用廣電總局等部門當年新制定的電視收看“明白卡”,持續地為有線電視及產品服務進行廣泛地宣傳。
開天辟地:聚焦媒體融合趨勢,踐行文化數字化戰略
眾所周知,廣電有線具備著深厚的“黨媒政網”的屬性,中國廣電也始終堅持踐行輿論傳播引導主渠道、數字文化服務主陣地、數智社會建設主力軍的企業使命。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強化媒體、信息、科技融合發展,加快打造新型媒體傳播網、國家文化專網、國家新型基礎設施網,以上均是廣電系結合當下融媒趨勢及文化數字化戰略所提出的新征程下的任務使命。
在融媒服務創新方面,像浙江省的華數傳媒能準確的把持住了廣電的公共基礎服務與視頻專家的兩個定位,再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體系邁向政務、民生等領域,一方面為行業客戶打造個性化融媒服務,另一方面也可圍繞“一老一小”用戶畫像特征,建立與家庭用戶之間的新連接和服務生態。
華數方面當年也提出了將進一步推動與政府、行業企業、電視臺、縣級融媒中心、MCN機構等的資源互換,以融媒+數字化網絡打造更多的屬地化服務。稍作一提的是,華數傳媒作為廣電上市系公司之一,在去年有6家上市企業虧損的情況下,華數傳媒等三家企業(已公布業績預告的9家企業)則保持了盈利,而其智慧城市數字化業務等表現優異是其業務增長的主要原因。
還有像廣東廣電網絡公司的數字家庭業務試點。眾所周知,廣東省網是廣電有線中資產最大的一家省網,其多方面用戶規模也長期位居前列,而實際上該省網是唯一由中國廣電所授權的數字家庭業務試點。
早在2021年8月,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就已正式批復決定由廣東廣電網絡建立“中國廣電數字家庭業務發展中心”,到了2023年6月,中國廣電正式為其舉行了數字家庭業務發展中心授牌儀式。中國廣電其實在2022年6月6日就發布了“廣電慧家”的新品牌,而廣東省網所探索的智慧家庭業務便是以“廣電慧家”為統一業務品牌而構建的業務,該省網也已探索出了基于“一網四智”的“廣電慧家”數字家庭產品體系,即“家庭網關、智能組網、智慧看家、智能家居、智慧家享”,在去年陸續取得的成果基礎上后續也能為各省網提供可復制的規模樣板,使得廣電系也能開拓出智慧家庭的新市場空間。
在2023年中圍繞著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廣電系也在積極奮發的大力推進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建設任務。像當年5月29日,包括四川省網(通過子公司間接持股)參與在內的四川省文化大數據有限責任公司順利揭牌,而實際上近幾年來幾乎各個省網公司都在推進相關項目建設,包括湖北廣電網絡、中國廣電安徽公司等也成立了文化大數據公司,有眾多企業如陜西廣電網絡均在集團內設有文化大數據事業部,以開辟并推進文化大數據相關項目,還有像吉林、江蘇、廣東、貴州、浙江、廣西、寧夏、福建、山東、黑龍江等眾多的廣電省網公司均在推進文化大數據相關項目建設,積極推動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相關任務需求落地。
根據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
,明確提出要依托現有有線電視網絡設施、廣電5G網絡和互聯互通平臺形成國家文化專網以及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省域中心和區域中心,服務文化資源數據的存儲、傳輸、交易和文化數字內容分發。而《“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中也有指出,要依托全國有線電視網絡設施、廣電5G網絡和互聯互通平臺,形成國家文化專網,完善全國性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因此,借助于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廣電系注定要參與到多個核心環節,項目實質落地及政府部委補助支持也在進行之中。
破局重生:打開政企新市場,勇于擴展“朋友圈”
從“小集客”到“大政企”,這算得上也是廣電網絡2023年中的一個新研判轉變,原先廣電系的B端G端等領域業務常稱為是集客業務,主要是集中于專線、專網、視訊、媒體服務等類別,盡管有著地方“雪亮工程”等大項目能為廣電系提供大額項目單支撐,但整體的市場規模顯然還是比拼不過其他運營商企業。
隨著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與廣電5G一體化發展的深入推進,基于“一張網”“一盤棋”的格局之下,廣電系也終于能聚合資源依靠頂層環節協力地方特色優勢給與相應資源支撐。在2023年中旬中國廣電召開的全國政企業務工作會議中,進一步明確了要堅守職能定位,發揮獨特優勢,強化總省協同、區域協同和省際協同,加快形成“總部搭臺、省網唱戲”“總部做樣板、省網拓市場”的政企業務發展局面。
廣電系以往也存在著缺“核心”的短板,包括缺新技術型人才的、缺自主的軟件系統、也缺過硬的政企產品等,在后續突圍中,則就要針對性的做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中國廣電股份公司其實也已內設了政企業務部,在2023年的相關招聘中也設置了重客業務、行業拓展、基礎產品、解決方案、政企生態、政企系統、經營分析、規劃考核等多方位的崗位職責;觀其基礎產品,則還涉及到了行業5G、專線、短彩、IDC、云、物聯網等多層面。
像上海的東方有線網絡有限公司,以上海教育數字化轉型為契機,積極融入到了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探索5G行業應用。該公司通過對教育數字化應用情況進行調研分析,尋找出了所顯現出的互聯網出口帶寬瓶頸、校園無線網絡體驗差、互聯網接入成本高、優秀文化教育資源不足等缺陷,進而在2023年構建了中國廣電首個基于5G數智專網的SaaS云服務,也標志著東方有線助力上海市教育數字化轉型邁入新階段,使得各種智能終端可通過廣電5G或相關CP等方式接入到教育專網。
據DVBCN了解,在教育數智專網場景應用中,東方有線構建的全國廣電第一張雙域專網已在相關學校實現了試點落地,可為用戶提供“教育終端+專網流量+教育服務”教育SaaS服務。
還有像華數集團在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的統一部署下建設的杭州市物聯感知基礎平臺相關項目,作為以優化城市治理模式為定位的城市級物聯數據底座平臺,在2023年已實現鏈接超200萬個感知終端設備,共享數據總量累計超450億條,并還向34個應用場景共享賦能,旨在構建城市物聯感知體系,并驅動數字化治理模式升級。
華數還助力打造了數字鄉村平臺,華數在去年也有提到在浙江全省數字鄉村推進落地過程中,通過應用商城和數據收集,形成了一些成果沉淀,可以通過標準化對接,輸出各類組件、基礎數據、地方特色場景匯總到省級平臺,實現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同時還可以擇優報送給省廳浙江鄉村大腦。具體項目落地方面,則包含了杭州·淳安·大下姜共同富裕平臺、紹興·柯橋·香林未來鄉村項目、紹興·柯橋·蒲蕩夏數字鄉村項目、紹興·柯橋·齊賢村數字鄉村項目、杭州·富陽·新桐鄉數字鄉村項目、杭州·富陽·環山鄉數字鄉村項目、湖南懷化數字鄉村項目等。
刮骨療毒:堅守“改革創新、融合開放”發展理念
在持續深化業務重構中,中國廣電上下也注定要面臨許多廣電網絡固有發展理念與思維方式的禁錮。在中國廣電2024年度工作會議中,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淑敏批示中提到要“深化改革創新,銳意攻堅克難”,而廣電總局副局長董昕則還提到了“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廣電網絡行業在紓困過程中,就更要傾心傾力、錨準目標,而這一年中廣電系也在業務重構、深化革新方面表現了許多不同尋常之處。
在全國廣電5G業務經營中已體現出來了中國廣電已著力健全運營管理體系,進而實現了一體化全國協同管控。如構建起廣電5G全網集中化業務支撐系統,建立了兩級全國客戶服務體系,形成了統一賬戶及集中化管理于一體的統一財務網,以及基于靈活高效市場化機制下的統一經營網。另外,在廣電纜線產品等大宗器材集采等方面也能顯示出中國廣電生成了集總部控股、省網子公司運營、專業子公司支撐的“全國一網”集團化管理架構。
2023年11月,中國廣電旗下重要的控股專業子公司中廣寬帶網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廣數智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而中廣寬帶原先是作為統籌全國廣電寬帶集約化等工作而設立的,立足于“推動行業寬帶集約運營,賦能省網提質降本”,全新“轉職”后的中廣數智則引入了“為政企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助力產業數字化升級和發展”的企業使命,由寬帶連接深化為“云網產品服務”。具體業務及產品方面,該公司提出要聚合業內領先的數字化應用,積極布局大帶寬+大視頻+物聯網+大數據+大模型+數字化應用+數智化服務的廣電5G融合標準化開放性平臺。而11月末,中國廣電還正式發布了中國廣電云電腦服務,其愿景便是“讓廣電網絡用戶享受易用、安全、高效的優質數字化服務?!?/p>
另外一則是發生在省網層面的案例。作為上市系企業的代表之一,吉視傳媒在12月宣告決定將其公司整體組織架構優化調整為“三級”,一級為吉視傳媒上市公司母公司;二級公司按智慧廣電、政企業務、廣電5G、文化大數據產業園、文旅產業、科技創新、院線發展、投資管理八大業務板塊設立,各子公司僅聚焦本領域開展經營活動;二級公司可下設三級(項目)公司。吉視傳媒方面也明確了,未來將打造為國內以“現代科技創新+有線、無線網絡運營+數據要素及應用服務+文化數字化服務+投融資運作”五位一體協同發展的現代大型文化大數據科技產業集團。在兩年間業績表現欠佳的情況下,吉視傳媒作為是擁有科創子公司的廣電企業,通過優化結構及業務體系,順應科技及數字化新趨勢,也是一種典型的轉型嘗試。
過去一年其實還有一個詞匯被多次提及,那就是“臺網融合”(臺網融合可能多指的是基于媒體融合發展趨勢下的電視臺與互聯網的協作,這里指的則是電視臺等與廣電有線網的新協作)。
眾所周知,未實現對接“全國一網”的東方有線,其基于東方明珠新媒體這一上市企業還算表現的優異(包括東方明珠旗下的百視通技術公司也在持續為東方有線提供支撐服務),而它們所背靠的則是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廣(SMG)的強大資源能力。而雖已加入了中國廣電股份的中國廣電湖南公司,其前身為湖南有線,它所背靠的則是電廣傳媒、湖南廣電網絡的資源,而其更上級則是湖南廣電(臺)集團的綜合能力支持。依靠著湖南廣電、上海廣電(文廣)的極為強大地方廣電力量,這兩地有線也一直能獲取到豐富的文廣資源及技術能力。
去年接近年末的時候,山東廣播電視局印發的《關于推進縣級融媒體與廣電網絡共享共贏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一度引起了行業的關注。從可獲取的政策內容來看,該政策非常明確地要求縣級融媒體中心(原電視臺等播出機構及傳媒機構等合組設立而成)與屬地的廣電有線公司建立起全新的“臺網合作”模式,且指定了47家縣級融媒體與廣電網絡公司(均為中國廣電山東或中廣有線旗下縣市級公司)作為共享共贏協同發展試點單位,涉及的合作包括有智慧廣電鄉村建設、綜合宣傳智慧平臺、應急廣播體系、融媒專網等等方向。
數十年前,有線電視網絡在推廣普及之時,很多的有線電視網公司便是由“臺網分離”而產生,隨后也是經歷了長期的轉企改制工作,才逐步確立了各地廣電有線網絡企業的形式,當然,部分廣電有線編制問題現在還尚未能完全安置妥當。需注意的是,中國廣電方面也有多次提及“臺網協同”等新合作,特別是廣電總局大力支持的5G頻道、5G NR廣播、“未來電視”以及“重溫經典”直播頻道的建設工作等,均是需要有廣播電視臺站或融媒體中心的大力支持,因此網、臺新聯動是不可避免的,基于廣電行業整體紓困形勢的需要,更需要促進共贏合作。
總結:打好同質化基礎,把握差異化未來
縱觀廣電網絡行業的過去一年,“聚主業、造新業、保用戶、保利潤”幾乎可以概之為各家運營企業的主要工作方向和內容,部分企業虧損嚴重,多也是因較為過多依靠電視、寬帶規模用戶為重,自身轉型一直面臨較大困難,而持續面臨的新媒體視聽及IPTV等同質化大屏的瘋狂進攻之勢下,用戶流失未能全然改變,而政企或集客項目或因表現不佳、或因影響有限、或因項目回款問題等,共同使得其整體業績欠佳。
臺網協作其意義層面還是具備著可行性,部分地方很大程度上下屬市區縣等臺與廣電網也曾甚至仍處于一體運營狀態,而地方臺以及報社等傳統媒介的代表其實也均面臨自負盈虧能力差、運營艱難、媒體影響力下降等的危機,因此多類傳統媒介單位這些年也在重整合并成立為了融媒體或全媒體中心等。
在IPTV、OTT等大屏同質化的競爭壓力之下,像IPTV去年12月用戶已經突破了4億大關,如何實現破局而立、依靠更為明晰的差異化優勢打造自身硬實力等仍是面臨的現實層問題。此外,廣電網絡更需要加緊培育能適應未來新產業變化的融合型新技術人才隊伍,著力依靠科技賦能、以上下資源聯動形成強大聚合實力,并以形成廣電的新質生產力,為未來廣電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能支撐。